中國變強 以前的大陸人到大陸以外的地方,為的是生計。他們窮苦耐勞的情形令大陸以外的人們產生幸福优越的感覺;如今的大陸人到大陸以外的地方,為的是花錢,他們出手闊綽的情形令大陸以外的人們失去了往日幸福优越的感覺,取而代之的是自卑感。於是便出現了各種稀奇古怪的思維候群:大陸人不該有錢,他們有錢都是靠瞞騙、靠貪污、靠仿冒......,即便大陸人有錢也不應該到这個地方來,日常生活用品乃至樓價,一切東西都因為他們到來變貴了......
文化差異 人口密度決定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的共同準則。生活在人口密度低的地區,人們談笑風生,走路傍若無人,喜歡唱歌跳舞。反之,生活在人口蜜度高的地區,人們處處擔心自己的行為影響他人而引起憎厌。大陸的人們到了大陸以外的地區,除了帶來了錢,也帶來了廣場舞(在街道邊的人行道),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使用音響設備不戴耳機.....語言的差異等等等等。加強了各自排外心理的影響。
示威者和警察都是被推上賭桌的籌碼 以前香港政府放出土地,投標的都是本地的地產商,他們用共同的策略,占盡主動。買到地市場變動了,可以作儲備不開發。起好的樓盤可以幾十年不賣而不交稅。如今,香港政府放出土地,參與投標的大陸商把價格撐高,港商都不敢接了。大陸商買到地以吃快熟麵的方式短時間內起好樓短時間內賣完。香港地產商干瞪眼。 沒有證據顯示目前的社會運動和地產商有關聯,但有些事情耐人尋味: 有連鎖店的股東發表針對示威活動的言論,相關的店鋪不停被砸。而各地產商在受到大陸政府的壓力下出台表態支持政府,屬下商場安然無事。繼而大學的學生團體不停針對校長施壓,終於在近日,浸大校長承受不住壓力,在公開的回應中講出了一句話:逼人表態是不對的。 政府在長時間無法平息示威活動的困擾下,以民生為由,推出了兩項政策:住房空置稅、收回土地條例。這無疑是擲向地產商的炸彈。有政客即時表達憤慨,當然不是空穴來風。 作為平民百姓,大家看著這場對賭如何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