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饭后浅谈中国象棋理论之
开局原理
前几篇文章中,笔者一是:从象棋“一子多动".“吃子失先"兵贵神速"弃子争先"争先取势"等方面探讨了一些已经有的棋理,并尽可能用哲学,方法论语言规范完善和提升传统象棋理论。二是,在对先“势"子杀的一文中笔者提出了,棋盘中(九十个)点位,七种(車马炮士象兵将)要素在不同方位上的势能的可变性和能量分布的不对等理论。比如窝心马与前锋马,扎角马,虽"子”均为马,但形成势能大小有变化,杀伤力截然不同。而車,炮,若占马的这些点位就没有这样的势能变化效果,每个子各有其不同能量点。笔者从这两方面,以求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辩证法结合起合,挖掘探讨中国象棋中的文化精神和具有哲学高度的理论。
前文己讲,行棋顺序为先·势·子·杀,我们已谈到了势,实际上这时弈棋已进行到中局或前中局阶段,感觉再往下研究,势必涉及一些象棋的组成结构与笔者对象棋过程分段论的新提法,因此,我们停下来,返回去,从开局理论谈起。
关于象棋开局已有的说法有原则,要领,理论,技巧,说法不一:有四原则说,有六原则说,还有十原则说。综观具体内容大致是讲,开局要出大子,争先,争势,两翼均衡,控制,阻碍对方力量,其它说法不象是理论,而是一些具体技巧,比如说車要通,马要活,炮不轻发之类,可视为手段,构不成理论概念。
笔者认为,开局也可称布局,它是整盘棋在双方对弈过程中的开始阶段,(这里有了时间和过程概念)。布局阶段实际上用战争术语表达应该是确定弈棋的战略。用百姓日常语言表示叫打基础,如盖楼一样,基础扎实了,这是盖高质量楼房根本。
开局重要的是战略布局,它是一盘棋取得胜、负、和的基础。先手方主动,性质属阳,后手方被动属阴。(关于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学说,近似现代哲学中的一分为二,矛盾法则,本文不展开讲,希读者自学)。先后手是有差别和不平等的,对于居有共性的开局原则,要领,两者都适合。但既有先后,就有差别,对应的开局战略就应有区别,但是,现有开局理论没有说明和讨论这些方面。比如先手方第一步架中炮,威协后手中兵,一般后手方就要应对,先手为攻,后手为守,这就是先手为阳,后手为阴。先手方应有三种布局战略构思:一为进攻型,如架中炮,背弓背,(首先有吃对方兵的功能)百姓称为武棋。二是先手起马,飞象,起士,过宫炮,四角炮,等,求稳型,百姓视为文棋。(年轻人喜攻棋,老人含蓄行文棋)。三是象仙人指路开局应属待定型战略。它视对手行棋的变化而变化,来确定自己的战略。先手以防为先,后发治人,有点诱敌深入的艺术性。
我们要谈论的是,后手方与先手方战略理论要有区别,先手主动,后手差一先,故被动。应根据先手方的目标战略来确定自己的应对战略布局,予以抗争。若我行我顾,不考虑对方意图,必然带来失先,丢子,受困的局面。现有象棋开局理论对这一点没有明确,应予以补充完善,规范。
比如棋手们发现斗顺炮、列手炮布局后手方吃亏,先后手方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而后手的胜率低,知其事实,不明其理。若用阴阳之理破解方能明白:先手为阳,据主动性,第一手架中炮是武,是攻,后手以守为妥,待步局战略完成先手出现软着与失先的漏洞時,方可反客为主,以防守变进攻,获得优势局面。若先手方未有失先与漏洞,后手方冒然发起进攻,按棋理必不成功。古人云牝鸡司晨,不可长久。现在有后手方后改列炮和顺炮其理成立,因为这是对先手方战略破解中的移星换位之法,一切在变化中,变才有活力,这就是理!
上文仅是对现有象棋理论的补充不是完全的论述。
随着电脑象棋软件的出现,人类的弈棋水平大大提高,专注于电脑拆棋,背谱,虽能进步,但提升自己辩证思维能力扎实提高弈十棋水平,应重视学习象棋理论。
2022年9月8日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