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饭后浅谈中国象棋理论之
弈棋过程“六分法 "
迄今为止,在中国象棋理论中,把两人对弈一盘棋,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划分为开、中、残三个阶段。但我们有时也能看到一些棋理研究人士提出过,应把开局和中局分为前开局、后开局,前中局、后中局的想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有了极大提高,乃至于美国在联合国icon提出了要取缔中国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提案,可见我们已达到了过去意义上的小康社会。人们满足了吃、穿、住、行的基本物质需求以后,必然精神需求急剧增长。
当今社会,爱好象棋的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全国性的象棋比赛愈来愈多。人工智能的加入与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使得象棋艺术水平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空前的状态,因此下象棋过程的三分法(开、中、残),己经满足不了棋理研究与提高棋艺水平的发展要求。
笔者认为弈棋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如与现代科学思维方式接轨,可用符号表示为“A、B、C、D、E、F”。A、B两阶段相当于前开局与后开局,C、D两阶段相对于前中局和后中局,E、F相似于前残局后残局部分。毋庸置疑,六分法比三分法要细致深层,它对于研究棋理,分析盘面态势,掌握行棋的主要矛盾更具有预判能力和行棋准确性。六分法提法还有其古哲学方法论的含义,可以这么讲,它是有出处的!
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有生、长、壮、衰、老、死的变化过程。研究这个过程,古人发现以六个阶段比较实用和明了。把事物从生到死的过程归于一或二、三阶段过简,若细分为几十个阶段过繁,综合繁简,约束为六个阶段基本能体现了事物的全貌与各个阶段变化的特点与规律。这个方法被应运于八卦之中。
宇宙中总卦有六十四卦,每个卦有六爻,即六个变化过程。平常人们讲的九五之尊(皇帝一样,最高状态),即是第五爻,第六爻即是太上皇(退休人员),沒有第七个变化,六爻以后原事物己经转化成它物了。记得南怀谨大师讲过世界上任何事物只存在六个变化!西方宗教里也有上帝造物,第七天就休息了的典故。所以我们过去星期天是第七日。关于事物变化六个过程说,这方面的知识请读者自已查阅,我们简单提一下,仅为说明这种划分弈棋过程是有出处的,古今中外有迹可循的。
让我们今后试用六分法浅谈象棋的理论。也希望棋友们不论是平日研究棋理,还是在象棋实战中自觉尝试六分法的应用,也许能提高你自觉以理行棋习惯与棋艺水平。
2022年10月5日晚,朋友们节日愉快。